400-123-4567

进出口贸易情况范例6篇南宫28官方网站发布日期:2024-08-10 13:43:20 浏览次数:

  ng28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进出口贸易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增长幅度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贸易外汇收支保持顺差、且顺差额逐年增长、6年累计顺差达84.85亿美元(见表1)南宫28官方网站、为同期国际收支顺差的1.7倍。贸易外汇大额顺差是促成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变动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出口收汇增长较快、2001年至2006年平均增速达31.7%。汇改对天津贸易出口收汇的影响并不明显、2006年出口收汇增速为32.7%、与常年基本持平。2007年上半年出口收汇16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69%。

  天津市贸易外汇在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出口收汇增速明显加快、贸易收汇顺差额不断扩大、2006年贸易外汇顺差2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9%。虽然2007年上半年贸易外汇收支顺差为9.0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44%、但预计随着大批企业赶在7月1日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由于出口收汇存在滞后性、这部分货款将陆续流入境内、将使得下半年顺差规模快速增长、全年贸易外汇顺差的局面不会改变。

  造成外汇收支与贸易进出口差额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外汇统计与贸易进出口统计口径不同、如没有收付汇行为的“三来一补”原料部分进出口、实物投资等;二是统计上的技术问题、如预收货款、延期付汇等存在时滞的部分、统计错误与遗漏;三是与进出口报关价格不相符的收付汇部分、如商品报关后的溢价和减值。货物部分价款的减免等;四是存在借用贸易外汇名义的其他外汇资金。

  从天津市外汇收支统计来看、除2001年出现小幅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而从海关统计来看、贸易进出口差额与外汇收支差额不相匹配、2002年至2005年持续出现外汇顺收大于贸易顺差的现象、显示出外汇资金加速流入的迹象。2006年顺收大于顺差的情况出现逆转、2007年1至5月份则出现贸易进出口顺差超过外汇收支顺差9.86亿美元的情况、顺差大于顺收且金额之大为近年所罕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批企业赶在7月1日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使得当期贸易进出口顺差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4.9%;另一方面、贸易收汇和结汇管理政策的实施对抑制贸易收汇过快增长起到了一定效果(见表2)。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及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年度报告(天津市外经贸津网)。

  近年来天津市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出口收汇在贸易收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2001年全市加工贸易收汇占贸易收汇的比例为32.6%、2006年则达到49%、平均占比为45%。几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收付汇累计实现顺差101.3亿美元、为同期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1.19倍、是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

  1.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大量境外资本来华投资、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将其生产工厂转移到中国、促使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天津跨国公司众多、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生产形式、因此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加工贸易仍将是导致贸易外汇大量顺差的主要原因。

  2.加工贸易发展使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增加。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由此带来的进出口收付汇增长较快、同时加工贸易具有加工增值的特点、增值部分必然带来贸易顺差、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增加。

  3.加工贸易外汇顺差与增值水平对应关系不明显。从理论上讲加工贸易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即为其增值部分、而增值水平应基本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观察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加工贸易顺差率(计算顺差额与加工贸易进口付汇额的比率)并不稳定(见图1)、最低的年份2001年这一比率为2.79%、而最高的年份2004年这一比率则高达64.26%、相邻年份之间的差异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上、如果排除产品内销、企业异地报关、时间因素、统计误差等问题、我们仍然认为加工贸易的顺差率不应该有这样大的波动、不排除有境外资金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流入境内、造成顺差率异常增大。

  跨国公司在天津市对外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6年全市三资企业进出口额达527.4亿美元、占全市的81.7%、其中10家最大的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达298亿美元、占全市的45%左右、部分大型跨国公司其外贸进出口状况甚至直接影响到全市的贸易外汇收支情况。

  1.跨国公司生产组织形式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组织形式使其具有利用内部交易和划拔价格在系统内安排各类生产资源和要素的优势、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跨国公司的贸易行为特别是关联公司之间发生的贸易进出口往往根据东道国产业、税收、外汇等方面政策在系统内转移资金和原料、以降低成本获取更高收益。

  2.跨国公司关联交易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对全市的进出口影响巨大、据有关研究数据、国际上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已经占全球贸易额的30%以上、按此比率计算、2006年天津市外资跨国公司内部交易达158.2亿美元以上、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5%以上、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全市的贸易进出口形势。

  随着天津市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吸引国内外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新区、进一步推动全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全市贸易外汇收支的持续增长。

  2007年1至5月天津市贸易外汇结售汇顺差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5.5%、远远大于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增长速度、企业贸易收汇结汇率达到48.2%、同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5月末银行外汇存款余额比去年下降4亿美元、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同比减少78.3%、企业持有外汇的意愿持续降低。

  部分特大型跨国公司贸易外汇收支量在全市贸易外汇收支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如:2006年全市出口量最大的前五家跨国公司贸易出口总额为130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38.8%、其中摩托罗拉一家公司出口额就达62.5亿美元、占全市的18.6%。特大型跨国公司对外贸易经营情况常常影响到全市的贸易外汇收支状况、甚至一两家企业个别经营行为就会造成全市贸易外汇收支出现较大变化。

  目前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部分企业通过特殊区域进行货物的“境外一日游”南宫28官方网站、取得出口退税等经济利益、而由此造成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中包括一批原产地为中国的贸易进口或目的地为中国的贸易出口、影响了对外贸易数据的真实性。按照全国出口复进口货物的比率计算、2006年天津市进口货物中有28.8亿美元为出口复进口货物。

  改革现有的核销管理模式、依托技术手段建立非现场核查系统、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外汇收支数据与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需要关注的重点企业、通过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核查、以点带面提高贸易外汇管理效率。

  加强对特大型企业特别是在地区外汇收支中有重要影响的跨国公司的监测、通过建立重点企业定期调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其外汇收支变动趋势、评估对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国际收支稳定。

  加快整合特殊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按照放开一线、管住二线的原则将现有的各项政策加以统一、给予特殊区域企业以更多的用汇自由、促进特殊区域企业的规范发展。同时建立特殊区域贸易外汇收支统计制度、定期统计、分析外汇收支状况、监测异常交易行为。

  建立加工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监测制度、定期分析加工贸易发展和外汇收支情况、对加工贸易的收付汇差额情况加强分析、防范无贸易背景资金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流入境内。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影响全球实体经济,其后果也反映在美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和海运方面。中美之间贸易关系紧密,港航业直接感受到这种变化。

  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达到12.15亿t,其中:出口货量4.52亿t,进口货量7.63亿t;国际贸易海运货值达到亿美元,其中:出口货值亿美元,进口货值亿美元。

  次贷危机在2006年底初露端倪。2007—2009年各季度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见图1。从图1可见,从2007年第2季度到2009年第1季度,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进口货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2009年初开始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从2007年初到2008年初,海运出口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2008年初到2009年中,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09年下半年以来又呈现增长趋势。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的变化情况,与金融危机打击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需求下降、美元贬值等原因导致美国出口产品成本下降、油价剧烈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情况表明,美国国际贸易及海运需求在恢复之中,但是要恢复到与次贷危机之前相当的水平还有待时日。

  2004—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和货值年增长率变化见图2。从图2可见,自2004年以来,美国进口海运货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而出口海运货量只从2009年开始下降,这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2009年才有充分表现有关。2009年之前,进出口海运货量和货值均呈现基本类似的变化趋势,表明单位海运货物重量货值变化并不大。但是2009年情况有所变化,进出口海运货值的下降率均大于货量的下降率,表明单位海运货物重量货值在降低,这与经济不景气导致的货物价格下跌以及运输货物构成变化相关。

  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影响反映在美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上,表现为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2006年,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达到创纪录的13.82亿t,其中:出口海运货量3.81亿t,进口海运货量10.01亿t。与2006年相比,2009年美国与不同区域(美国的海运统计分亚洲、南美、北美、非洲、欧洲、中东、加勒比、前苏联、中美洲和澳大拉西亚等10个贸易伙伴区域进行)间海运货量变化情况见表1。

  与次贷危机前的2006年相比,2009年美国除了出口到北美的海运货量有所减少外,出口到其他各个区域的海运货量均有所增加,出口到亚洲的海运货物净增量最大,占美国出口海运货净增量的64.74%;出口到南美的海运货量增长率最高,达到39.06%;除了自前苏联进口的海运货量增加外,自其他区域进口的海运货量均有所减少,自亚洲进口的海运货物净减量最大,占美国进口海运货净减量的22.94%;自亚洲进口的海运货量减幅最大,达到38.46%;在所有贸易伙伴区域中,除了与前苏联和中美洲之间海运货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区域均出现下降,其中:北美下降率最大,亚洲下降率最小。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变化的区域差异反映美国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海运货物结构的调整情况。由于金融危机下美元贬值、贸易不平衡、劳动力成本提升、石油价格飙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国际贸易海运量出现上述变化。

  2009年,中美之间海运货量达到万t,其中:美国出口至我国海运货量万t,自我国进口海运货量万t。中美之间海运货值达到亿美元,其中:出口至我国海运货值448.65亿美元,自我国进口海运货值亿美元。

  在美国的贸易伙伴国家(地区)中,美国出口至我国的海运货量排第2位,仅次于欧盟,撒哈拉以南非洲排第3位;自我国进口海运货量排第7位,排在第1至第6位的依次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委内瑞拉、墨西哥、欧盟、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中美之间的海运货值排第2位,仅次于欧盟,撒哈拉以南非洲排第3位。其中:美国出口至我国的海运货值排第2位,仅次于欧盟,东盟排第3位;自我国进口海运货值排第1位,欧盟次之,日本排第3位。中美之间的海运货值排第1位,欧盟次之,日本排第3位。

  2004—2009年,中美之间海运货量变化情况见图3。2004年以来,美国出口至我国海运货量呈现较为稳定的逐年增长态势,但2008年的年增长率有所回落,2009年有大幅增长;2004—2006年自我国进口海运货量逐年增长,2007年大幅下降,2008—2009降幅逐渐加大;2004—2008年,美国出口至我国海运货量占美国出口海运总量份额比较稳定,保持在9.60%左右,2009年有较大增长,达到14.52%;2004—2006年,自我国进口海运货量占美国进口海运总量份额呈现逐年稳定增长态势,之后逐年小幅下降,2009年为6.11%;2004—2006年中美之间海运货量逐年增长,达到1.11亿t,之后数年稳定在这个量,占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量的份额呈增长态势,2009年达到9.27%。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归结于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在生产活动的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污染系数和生产布局一定的情况下,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对环境是有害的。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多元化生产的国家会趋向于专业化生产,而且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而进口其他产品。对于一国的环境来说,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也即自由贸易会使该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结构效应为负,开展自由贸易将使该国的环境状况趋向恶化。

  技术效应指的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降低。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洁净环境的偏好增加,对“洁净环境”这种特殊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人们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生产的产品。在不存在“政治失灵”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使生产单位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下降,促使环境改善。

  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纺织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占到了出口品的24%,这些产业在技术和资本均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主要是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进人世界市场。但是这些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密集型或轻度污染产业,如棉印染,丝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都是高度污染密集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使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出口创汇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导致地区性的土壤污染与水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吴江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乡”,盛泽丝绸享誉国内外,但是当地丝印染业的发展却给盛泽镇河道下游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水污染,使渔业生产连连遭受重创。

  目前,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ODS(臭氧层损耗物质)和化肥、塑料薄膜等环境污染物。首先,进口CFC(氟氯,又名氟利昂)和使用CFC的空调器、冰箱等,加重了中国环境的压力,并增加了中国淘汰这类ODS难度,进而影响中国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使地面水富营养化,易造成赤潮并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易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蔬菜等农作物也会受污染;而且还使土地严重板结,最终失去农业耕种价值。另外,中国自20世纪70年末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面积已扩大到5000余万亩。由于塑料薄膜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需400年之久),故形成“白色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亩地有残膜3.9公斤的条件下,玉米产量下降11%~12%,大豆下降5.5%~9.0 %,蔬菜下降14.6%~59.2%。

  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理论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贸易增长的牺牲品,对外贸易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观只重视出口多少,进口多少,比过去增长多少,评价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多,评价外贸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少;对外贸成绩掩盖下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传统外贸发展观没有跳出贸易本身看问题,就贸易谈贸易。其发展评价指标概括不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全貌,更反映不出其发展规律。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从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综合功能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目标,以开放、改革、发展为设计基本取向,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规律性。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外贸易规模总量评价指标、服务或货物贸易总量比例评价指标、贸易收益增率比例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技术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等七个评价指标。从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角度出发,我们重点研究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对外贸易本身只是一种交易行为,但是支撑这些交易行为的是交易商品的物质生产。在这种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料等,必然要消耗或开采一定的物质资源。对外贸易的发展固然要以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为基础,但不一定要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有对外贸易的短暂效益,而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就谈不上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一,对外贸易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必然要服务于自然。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相容关系遭到破坏,人类自身也必然受到惩罚。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就是从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对外贸易的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存,摒弃单纯以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主要引用绿色产品贸易额作为评价指标。指一定时期内绿色贸易额在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适宜于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生态效益、出口生态效益、进口生态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用一定时期绿色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来反映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程度,能够及时监督贸易与环境相关性,调整进出口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不利影响。其比值越大,说明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小,这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反之,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大,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越差。出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出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进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进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其道理是一样的。政府及企业应根据检测指标及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防止对外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扩大。

  对外贸易资源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对外贸易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高,则对外贸易资源效益好,反之则差。

  资源是对外贸易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永续性,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更为重要。

  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也不过够开采100年左右,我国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不够开采40年,所以全力防止地球生态资源的衰竭和灭绝,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既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就是从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评判对外贸易,以期达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该指标可引用单位耗材量和单位耗能量来评价,即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1个美元消耗多少原材料,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1个美元消耗多少能源,主要用于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

  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出口额

  进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进口额

  单位耗材量与单位耗能量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资源的利用开发率,它等于出口或进口耗材或耗能总量与出口或进口之比,主要运用于货物贸易分析。该比值越高,说明资源的利用开发率越低,这时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就越不好;反之,则资源利用开发率就越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

  【作 者】周建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广西桂林 ,541001

  贸易竞争力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东盟贸易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倍受关注的问题,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桥头堡,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占有与众不同的地位,随 着我国与东盟贸易的不断升温,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也在持续发展,然而在持续发展的背后,广西与东盟贸易的竞争力如何,至今却未见有专文进行论述,本文便是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贸易竞争力的问题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如何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出口竞争力,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本文仅是从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探讨。

  马库森(Markusen)认为:“在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中:如果某一产业在国内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下降或者其在国内进口总额中的比例上升,并且进口总额在国内市场上占生产和消费总额的比例缩小,则该产业缺乏竞争力;如果一个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下降或在世界市场上该产业产品的进口总额中该国家所占的份额上升,则说明该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1]这里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分析出口竞争力,换一句话说,市场占有率高, 意味着出口竞争力强,反之,则表明出口竞争力弱。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首先对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市场渗透率情况进行一些分析。看广西在整个东盟市场份额的变化:

  首先,由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就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市场渗透率作一个基本的分析。

  印尼是东盟的经济大国,对外贸易在印尼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尼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2003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百亿美元,据报道,2007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达到250 .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提前一年实现两国领导人设定的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20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我国出口1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5%[2];而从表1可见, 印尼从1996至2005年10年间进口总额仅增长了23.77%,同期广西对印尼的出口额则增长了691.41%,增长率远远高于印尼进口增长率。尤其是2004年东盟农产品关税下调以后,出口额更是成倍增长。市场份额1996年时广西出口商品占印尼进口商品市场的0.016%,而至2005年,市场份额已达到0.094%,尽管这个份额的绝对数仍然不高,但其发展趋势显示出广西出口商品在印尼市场上的良好前景和后劲。

  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从1988年至1997年连续十年保持了经济增长率每年8%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成为重要的进口商品,中国与美国、日本等成为马来西亚的主要贸易对象国,马来西亚的进口贸易额2005年比1996年增长了51.67%,同期广西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了59.17%,广西出口额增长的速度略高于马来西亚进口增长的速度。1996年广西出口商品占马来西亚进口商品市场0.026%,2005年占0.027%,市场份额10年间仅增加了0.001%,基本维持原状。由此可见,尽管十年来广西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量在增长,但由于其增长的速度与马来西亚进口商品速度呈同步状态,使广西商品在马来西亚市场的份额没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2006年广西出口马来西亚商品的总额还呈下降态势。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不进则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法则,这是一个让人忧虑的信号,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广西在马来西亚这个重要的东盟市场的地位将不容乐观。

  菲律宾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在东盟贸易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菲贸易也在高速发展,连续十年年均增长25%。2005年菲律宾进口额比1996年增长67%,同期广西对菲律宾出口额增长了380.90%,增长比率数倍于菲律宾进口增长的比率。而市场份额1996年广西出口商品仅占菲律宾进口商品市场的0.013%,2005年则上升为0.03%,市场份额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据报道,2008年上半年广西对菲律宾出口总额为418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29%,增幅超 过2倍,出口增速居广西对东盟10国出口增速之首。与此同时,1至6月份,广西对菲律宾进 口总额为416.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7.21%。其中进口约为出口的1/10[3], 显示出广西出口商品在菲律宾市场上良好的发展势头。

  新加坡是东盟国家的对外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吞吐量最大,在东盟国家中进口额年超过千亿美元的仅新加坡,进口额位居榜首。2002年前新加坡进口额 虽大。但也有起伏,2002年后则持续增长,与1996年相比,2005年进口额增长了62.19%。而广西对新加坡的出口2005年比1996年增长了34.18%,增幅低于新加坡进口增长的速度。从所占市场份额来看,1996年广西出口额占新加坡进口市场的0.025%,2005年占0.020%,下降了0.005个百分点。虽然从绝对数额来看很小,然而在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对外贸易国家市场上广西出口市场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新加坡进口发展的增长速度,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贸易发展本身。从近10 年来的发展看,新加坡的外贸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广西目前对新加坡出口市场的影响 尚不及冰山一角。

  泰国在广西与东盟贸易中通常排在前三名,仅2008年上半年,广西与泰国进出口贸易额便达到7394万多美元,同比增长42.22%,双方进出口贸易额在东盟国家与广西的进出口贸易额中位居第三[4]。但从表1可见,2002年以前泰国进口贸易额起伏波动较大,2002年以 后则持续增长,2005年与1996年相比,进口额增长了62.87%,而广西对泰国的出口额同时期内增长了58.01%。广西出口额增长速度略低于泰国进口额增长的速度。1996年广西出口商品占泰国进口商品市场份额的0.035%,可说是微不足道,而至2005年所占市场份额更减为0.034%,10年过去后市场份额不仅未有增长,反而下降了0.001%,可见尽管广西出口商品绝对额在泰国不断增长,但在泰国市场上所占比例仍偏低,影响力也十分有限。

  越南虽是广西与东盟贸易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在东盟各国中并非最大贸易国,令人奇怪的是,在笔者所能查到的有关东盟贸易的各种统计表中,越南的统计数据并不包括在内,此处据网上查到的资料另行进行初步的分析。

  1996年越南进口总额低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在东盟十国中仅排第六,但从1996年至2006年间,除1998、1999、2001三年进口额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进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仅2006年进口额就比2002年增长了2.5倍。然后,另一方面,若从市场份额来看,1996年广西出口额占越南进口市场的2.55%,2002年占1.92%,2006年占1.69%。由此看来,广西对越南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增长的速度低于越南进口额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十余年间不仅未能扩大,反而减少了0.86%,这表明广西的出口商品在越南市场上竞争力受到挑战,市场呈萎缩的趋势,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我们不能仅看到出口额在增长,从现象上来看出口贸易在不断发展,而实际上市场份额却在逐渐减少,持续下去,越南作为广西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将难以为继。

  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其余东盟几国因贸易额太小,而且统计数据阙如,此处忽略不计。

  由上述分析可见,从市场渗透率的变化来看,广西出口商品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几国的市场份额在扩大,在印尼和菲律宾更为显著。在这几个国家的进口市场上,广西的出口商品较有优势,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而在越南、新加坡、泰国市场上,广西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对方的进口市场来说,因广西出口增长率低于对方的进口增长率,市场却呈萎缩的态势。

  总的看来,广西在东盟几个主要贸易国的市场份额均不大,比例还是偏低,要巩固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任务十分艰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与东盟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如只看到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的表面现象,被表面的发展所迷惑,陶醉于贸易量的发展,不把握好机遇,不仅市场无法扩大,还有可能丧失原来的市场份额。

  其次,从广西与东盟各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情况来看,这十一年间,以2002年为界,大致可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2002年以前,双方的贸易额起伏波动较大,有增长,也有回落。而2002年 以后,贸易额则一直呈上升趋势,逐年增加,未再出现低于上年的情况。贸易额的不断上升有多种因素,但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税的不断下降,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下表可见,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农产品关税下调后,广西与东盟贸易额明显大幅上升,上升的幅度超过了往年。另一方面,从贸易额增长的情况看,若以1996年为基数,十一年间每年比上年贸易量的变化情况,2002年后不仅增幅持续上升,而且增幅也较大,每年比上年贸易额增幅均在15%以上,可谓是持续高速发展,凸显出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的势头和潜力,也折射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提升广西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创造了新的机遇。

  第三,从对东盟各个国家出口贸易的情况看,2002年以后,出口贸易额只升不降的国家 有越南、印尼、文莱,出口额增长一位以上的国家有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尼、老挝、文莱,其中新加坡、印尼、老挝、文莱四国增长的速度最快,从2002年至2006年,广西对新加坡出口贸易额增长了4.19倍,印尼增长了3.1倍,老挝和文莱虽贸易量不大,但增长的速度却较高,老挝达到8.56倍,文莱也有5.38倍。越南是广西与东盟贸易量最大的国家,贸易额虽很高,但因其基数大,增长的速度却低于其他国家,这一时间段内增长率为2.2倍。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也是反映出口竞争力的一项指标,它指的是产品出口增长率与总的贸易增长率之比,反映产品出口优势的变化情况,通常称其为出口变差指数[5],我们可 从广西与东盟出口贸易增长率与广西对外贸易出口增长率的变化看其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①近十年来广西对东盟贸易出口增长率与广西出口增长率之比的出口变差指数变动起伏较大。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一段世纪之交的时间里,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出口增长大都高于广西对外贸易增长的比率,也就是说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要快于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之所以发展较快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口商品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以致使出口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②2003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协定开始逐步实施降低关税的措施后,广西对东盟出口商品的增长率明显受影响,2003至2007年几年中,只有2005和2007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超过广西对外贸易出口的增长率,反映税率的变化使出口市场也发生变化。这样的结果表明,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协定降低实施之初,广西对东盟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至2005年虽有所回升,但2006年又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7月20日起,《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7000多种原产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品开始全面削减关税。广西出口东盟商品在关税下调的国际环境面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税下降是一把双刃剑,降低关税意味着中国的产品进入东盟更容易了,同时东盟国家相互间的贸易的门槛更低,这也意味着东盟国家的产品一方面将大量涌进中国市场,一方面也在互相抢占对方的市场,机会与挑战同时存在,尤其是东盟市场上不少出口商品的竞争性往往大于互补性。产品的质量、价格、品格是否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关税的保护作用日益淡化,市场成为检验产品的试金石。据统计,广西在活动物产品、动植物油、矿产品、木材及其制品、塑料制品5类产品竞争力明显弱于东盟[6]。协议关税全面降低后,这些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必然会 受到影响。

  单纯从出口的发展情况看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把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的问题综合来看,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全面些。根据近十年广西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变化的情况,我们可进行 进一步地分析。

  关于出口增长率前面已作了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进口增长率的情况,我们看到,2000年以前无论是进口额还是年增长率,均呈下降态势,而且幅度较大,1999年的进口额甚至不及1996年的一半。从2000年开始,进口额大幅增加,尽管增长的幅度每年不一,但绝对额逐年上升,尤其是2006年增幅超过110%,2007年与1996年相比,增幅超过5.75倍之多,从增幅来看,进口增长的速度要高于出口。换言之,出口贸易发展虽快,但进口贸易发展更快。如从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角度看,东盟国家出口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要高于广西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从进出口贸易收支的情况看,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始终是出超,但其间的差额在日益缩小。这种现象也可说明在广西与东盟贸易中,在20世纪末广西出口更占有优势,但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日益降低,给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广西出口的优势有弱化的趋势。这是让人担忧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广西与东盟贸易的不断发展,不能沉浸在发展表面的喜悦当中,更要看到发展背后的危机。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

  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国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该国商品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对广西与东盟贸易进行计算。

  从上述图表可见,一是竞争水平较低。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这十年来一直较低,最高的1998和1999年也仅刚刚超过0.5,根据贸易竞争力指数理论,这是竞争力不强的表现。二是这一指数呈下降趋势。从时间上看,2000年前后这种发展的趋势有明显的不同,2000年以前,TC指数虽较低,但呈上升趋势,2000年后则走下坡路,2002年略有反弹,但回升趋势仅一年便又回落,200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减低农产品关税协定生效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竞争优势不断走低,2006年甚至低于0.1,这一结果也与前述的结果相互印证,反映出广西与东盟贸易的竞争优势发展不容盲目乐观。

  从上述图示看到,在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力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与东盟几个主要贸易国竞争优势指数的发展趋势有所区别。

  与越南竞争力指数表现较为中庸,在上述五国中,其竞争力指数大多处于中间位置。

  与泰国竞争力指数表现为大起大落,1999年以前,其竞争力指数在东盟几国中处于高点,1999年以后则持续低迷,2002年后又逐步爬升,2004年后继续回落。在几国中波动显得较大。

  与新加坡的竞争力指数走势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相对而言,上升的时间要多于下降的时间,而且在多数国家竞争力指数下滑之时,2006年新加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其竞争力指数达到十年的高点。表现出与新加坡贸易的竞争优势要高于其他国家。

  与马来西亚竞争力指数总体看在这几个国家中处于下层,在十年中甚至有两年其指数呈负数,这在上述几个国家中是唯一的,可见其竞争力更低。

  与印尼竞争力指数含括了最高和最低的指数,在五国中起伏的幅度最大,进入新世纪后,除2006年下降较多外,大部分年份在几国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属于竞争力指数相对较高的国家。

  从发展走向看,五国中对新加坡和印尼的竞争指数较高,是广西东盟贸易中潜力较大,较有优势的国家。马来西亚则较低,若这种情况延续下去长期得不到改善,市场份额必然越来越小。对越南和泰国的竞争指数可上可下,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决不可掉以轻心。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历程表明,随着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双方贸易额不断攀升,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显示出旺盛的发展态势,但与东盟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从市场份额的发展来看,广西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几国随着贸易的发展,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在印尼和菲律宾更为明显。在这几个国家的进口市场上,广西的出口商品具有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而在越南、新加坡、泰国市场上,广西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因广西出口发展的速度低于对方的进口发展的速度,市场有所萎缩。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一段世纪之交的时间里,广西对东盟贸易呈快速发展趋势,其发展速度快于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增长的速度要高于出口。即出口贸易发展虽快,但进口贸易发展更快。如从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角度看,东盟国家出口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要高于广西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日益降低,既给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冲击,广西出口的优势有弱化的趋势,我们在看到广西与东盟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更要看到发展背后的危机。

  广西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指数告诉我们,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优势不仅水平较低,而且呈下降趋势。200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减低农产品关税协定生效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反映出广西与东盟贸易的竞争优势发展不容盲目乐观。

  转引自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17页 。

  [2]盛前:“2007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到250.1亿美元”,广西新闻网,2008年1月21日。

  [3]“上半年广西对菲律宾出口激增进口下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8月12日。

  [4]“上半年泰国与广西贸易额列东盟国家第3位”,新华网,2008年8月18日。

  [5]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19页。

  当下风险管理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算、金融方面的投资、生产经营风险等领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研究属于国际贸易之间的进出口能源的风险管理还在少数,大多数国际当中的进出口公司,在对待风险管理这一问题上,依然还在摸索探求阶段,只有很少数大的企业集团,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之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风险管理理论,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是风险却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所有的进出口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找出一套切实可行、适合于企业运行的风险管理方式,从而解决现有的危机,从而提高公司的生存质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就化工品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为主要探讨方向,从现状、类型、问题和解决方法入手,为大家细致的分析一下。

  化工品贸易快速增长,2003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份,之后逐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化工进口规模继续扩大,进口数量增长是引起进口进口贸易用汇增加的主要原因南宫28官方网站。化工品出口额仍靠数量拉动,使得占半数以上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同时一部分化工品进口价格下降,减少进口用汇,两相抵消,实际进口用汇净增长,进口产品仍集中在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上,这部分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大力发展。

  在化工品进出口贸易中,国有企业一直是最重要的力量,其出口额与进口额都占总额的一半,三资企业是进出口贸易的另一个主要力量,比重仅次于国有企业。从发展速度看,私人企业化工贸易增速成倍增长,独占鳌头,在出口方面,集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增速高于国有企业,进口方面,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居第二位。但目前化工品的进出口额的增长仍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

  一般贸易的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60%左右,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30%左右,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快于进料加工贸易增长速度。

  我国贸易自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发展,风险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增多。贸易企业化工品出口业务风险管理的行业现状呈现除了四种特征:第一,贸易经营企业数量大,情况多变。其中国有大中企业、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等不同经营模式企业,无法在管理上统一。第二,外贸行业风险管理没有专业机构做出规范和管理,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在贸易中的工作重点都投放在贸易发展上,疏于风险管理问题,一直都没有法规、意见做出明确规范。第三,现阶段贸易企业的分析、控制、管理还都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运用的方式也不同,虽有针对性但缺乏统一规范。第四,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观性较大,科学性较低。在大部分的贸易企业中风险管理的部门、人员等都没有形成专业化,在进出口贸易业务时,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防范、规避、转嫁、管理上就存在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规则和制度不能够统一。

  我国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外贸企业贸易业务不断扩大,经营模式主要由合资经营、对外投资等组成,外贸企业就面临许多国际市场上的风险。在化工品进口贸易中风险主要有五种:1、由于外方违约造成的信用风险,国际贸易双方处在两个国家中,交易中交货与付款就不能同时进行,贸易中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造成信用风险。2、卖方供货不及时、无货等情况造成市场风险,贸易环境对交易的限制,卖方由于种种原因延迟或不交货,就会给国内的企业造成损失。3、卖方与用户串通欺骗代理商造成经营风险,外贸企业在没进行资质审查时就进行交易,通常第一单贸易都很顺利,建立了信用之后就会进行骗取,然后逃跑。给贸易企业带来风险,近年来时常发生。4、在贸易中多种付款方式带来的商业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一般为即期、远期、托收、信用证、预付、后附等多种形式,每种方式都存在风险。5、作为化工品来说,其自身的易燃易爆属性限定了其运输当中的风险性,同时也加大了仓储的风险性。

  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化工品进口中风险管理不符合规范,每年的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签订时,条款不清晰明确,给履行时带来隐患。国际贸易中遵循的通则,在实际的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买卖合同就会出现差异,矛盾主要是各国法律及对合同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贸易中我国企业对外国法律体系不熟悉使得合同纠纷解决带来了风险。

  2、进口贸易中另外两方的资信调查不清晰,将会增大信用风险。进口企业不但与外国的客户贸易进行国际买卖合同的签订,还同国内企业签销售合同,明确两家企业的资信情况就十分重要,然而外国的中小企业调查就十分困难。

  3、国际市场的多变,化工品市场行情情况的把握就相对困难。自2008年石油化工品价格大起大落,即使资深专业人士也无法准确判断。判断时不仅要了解化工品本身,还有对整个产业链及有关因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4、在运输物流中控制有限,使得产品在运输中出现灭失风险。贸易中流通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过程中风险较多,不好控制。流通中的准备货源、确认货物发货情况、货物运送接收、整理储藏这些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的执行。当下外贸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或保险转嫁,通常情况下会严格控制进口贸易当中的风险因素,做好对其流程当中的全方面控制,防备其在输送过程当中因认为火天灾等种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

  5、缺乏对货控制权,经常在货权转移的过程当中发生风险。在现有的进出口贸易当中,货物的所属全,也就是货权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所以这一问题也是进出口贸易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掌握货权的一方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占主动权的比重值较大,掌握好了货权,就可以在通常贸易当中无限的缩小风险。一般来说,为了保障货权的主动权以及进出口贸易的主动性,国际间的贸易网来通常会采取这一原则,而并非是通常情况下的货到付款,这就牢牢把握住了控制权利,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6、报关、商检这些规定的检查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问题。当进出口贸易成功抵达货港后,就面临着申报以及规定商检等必要流程。这时管理方如果申报不及时,就会造成货物停滞、违规处罚、附加货物港口管理费用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耽误了货物出港运输的时间,也造成了一定的现金损失。

  7、在国际贸易当中,并非仅仅在细微处造成贸易风险,有时一些大的宏观控制环节也经常会出现风险,比如反倾销与汇率问题等。由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国与国的交易,这时就会出现货币兑换的问题,而货币兑换往往会伴随着汇率风险。我国的贸易一般面对非欧洲国家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是美元报价,面对欧洲时则直接采用欧元报价,但在外币兑换的过程当中,常常由于拖沓、繁琐,经常会造成“等待”风险,即外汇结算值的变化。这一风险随着近期来人民币的不稳定增长,显得越发严重。

  对于上述化工品进口业务中的风险问题,基本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进行较为有效的管理:

  应挑选进出口业务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组建专职风险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纳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范畴,并尽可能地提高该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度。

  特别是较大数额的贸易项目,在动态的资信调查的前提下,还要考虑采用保险、担保甚至是国际保理等手段,将风险转移或分散。特别在化工品进口代理业务中,当外经贸企业使用自己的授信额度开立信用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户部分保证金必须到账。2、其余部分货款在信用证到期前几个工作日内必须到账。3、如用户逾期付款,外经贸企业对货物应有处置权。4、如是远期信用证,则必须是担保提货或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财务早已经电算化的今天,为化工品进口用户建立用户来款台账制度是风险管理所必须的。进口业务的结算周期相对较长,用户的来款及结算都是滚动进行的;在某一时点上,财务的账务上难以直接真实反映用户货款收回的全部实际情况。

  在公司内部建立的客户信息系统里,对逾期付款的用户,都应对其亮起黄灯,以提醒业务人员,同时提醒风险管理机构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为严重的则亮起红灯。

  现在许多进出口公司采用的是一个业务人员“全程包办”一项进出口业务的全流程。这种作法弊端甚多。

  2007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从2006年的8。5%下降到6%,IMF预测,2008年世界贸易的增长率为5.5%,其中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率为5%,进口增长率进为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进.口的增长率分别为11.8%和7.1%。联合国估计,2008年全球出口额(未扣除汇率和价格因素)的增长率为12.4%,进口额将增长13.1%,均低于2007年的水平。WTO的估计,2008年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仅为4.5%,可能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实际情况是,2008年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贸易国的对外贸易增长率都明显下滑。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三或第四大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都有下降的态势。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但是也应看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或省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是不平均的,一些省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江苏、浙江、山东以及一些西部省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继续维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有的省份外贸增长速度能够达到60%以上。另一方面,广东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大量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企业纷纷倒闭,使该省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也有一些省份在经过异端时间的调整、适应后,对外贸易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总之,2008年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即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2008年中国维持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外贸收支的大量顺差的总态势已经不可逆转。

  尽管中国在2008年仍然保持总体上的高速增长,但是,企业承受的来自抑制供给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自2006年,我国为减少贸易摩擦,平衡贸易收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先后出台了降低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措施、颁布《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允许人民币按照市场供求逐步升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达到抑制出口的目的。面对这种政策导向,多数企业采取了内部消化、扩大生产规模和转嫁成本等方式,在获取微薄利润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产品的出口。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办法鼓励企业出口,补贴因中央政府抑2008年前9个月的对外贸易增长率为22.5%,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并大大超过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到2008年10月份,尽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外贸收支顺差制

  由上图所示,2008年以来中国对上述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有下降的趋势,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印度和俄罗斯。

  但是也应看到,就是在这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贸易收支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状况。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只是在2007年3月份,由于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旨在抑制出口的政策,再加上季节性因素,才使出口的增长速度有明显的放慢,而其它月份,对外出口的增速多在20%以上。减顺差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并没有在总量上阻止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累计性增加。到2008年10月份,对外贸易顺差反而创历史新高。达到352亿美元。前10个月累计顺差达2162亿美元。就两大主要市场而言,中国对欧盟的增长率高于对美国的贸易增长率。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或省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是不平均的,一些省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江苏、浙江、山东以及一些西部省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继续维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有的省份外贸增长速度能够达到60%以上。另一方面,广东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大量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企业纷纷倒闭,使该省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也有一些省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后,对外贸易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总之,2008年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即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外贸收支的大量顺差的总态势已经不可逆转。

  尽管中国在2008年仍然保持总体上的高速增长,但是,企业承受的来自抑制供给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自2006年,我国为减少贸易摩擦,平衡贸易收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先后出台了降低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措施、颁布《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允许人民币按照市场供求逐步升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达到抑制出口的目的。面对这种政策导向,多数企业采取了内部消化、扩大生产规模和转嫁成本等方式,在获取微薄利润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产品的出口。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办法鼓励企业出口,补贴因中央政府抑制出口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在此情形下,多数省份能够在充分利用自己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而少数省份在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转型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明显下滑,放慢了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出现了产业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相继倒闭的情形。

  特别是当着来自中央政府抑制出口的政策还是企业扩大出口压力,进而企业还在消化成本上升压力的时候,来自外部需求的压力也接踵而至。结果是我们在国外市场上,从两个方面失去了竞争力,一方面,我国产品的出口成本由于政府人为的限制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又失去了在与同类产品出口国的价格竞争中的成本优势或降价的空间,从而被迫让出市场。此外,在次贷危机之下,由于财富效应使外国进口商承受价格上升的潜力也消耗殆尽,从而只能接受价格相对比较低的厂商或其他国家厂商的产品,相应地,我们质量很好,但价格稍高的产品被挤出市场。我们发现,凡是生存下来的中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和出口的企业都是那些消化成本的同时,被地方政府所支持的企业。相反,如果一些省份在中央抑制出口政策的基础上又加大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将不堪重负要么倒闭,要么转到其他省份或国家,结果是该省份的贸易增长率明显下降。

  2008年即将过去,学者和政府的着眼点已经转向2009年。客观地说,2009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学者预测,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将在20%以下,我们的外贸收支顺差在2000亿美元以下。一些学者更加悲观,甚至将此次危机与1997年的金融危机相比较。对此,我们必须冷静分析。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供给方面,二是需求方面。从供给方面看,2008年,面对次贷危机,中国政府已经连续三次针对不同的产品调整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显然对产品的出口竞争有重要的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处于关闭边缘的企业,这样的政策优惠无疑是缓解其成本压力的强心剂。而且,暂缓最低工资水平执行,又对企业降低成本,应对危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利率下降为扩大产品生产和出口提供了低成本的条件。但是,在大量外汇储备和贸易收支继续保持大量顺差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甚至继续升值的态势难以改变。因此,从总体上看,次贷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已经从总体上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的方向,变抑制出口为鼓励出口,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转变。它标志着政府的政策不再是出口供给增长的抑制力量。

  但是,尚没有真正认识到,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是出口结构调整的政策总体上是超前的。而且不是一般性超前,而是过度超前。实际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总体上实施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阶段,而是应该实施有限赶超的战略,即只在部分产业、部分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或地区实现超前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它不是一个贸易政策,也不是一个产业政策,更多的是以地区政策为主要方向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个方面是需求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首先,我们出口的变动,决定于我们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政策,从而让出了一部分市场,导致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如果对出口恢复原有的政策,那么这部分市场还有可能争取回来。第二是次贷危机带来的贸易信贷影响。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信贷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人们不再相信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信贷关系,而是回归到实实在在的现金交易,国际贸易是一种建立在正常贸易信用系统基础上的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如果贸易融资(TRADEFINANCE)信贷系统遭到破坏,国际贸易将难以进行。结果是成交的贸易活动瞬时减少。根据WTO的估计,因为次贷危机给国际贸易信贷系统带来的融通资金缺口是250亿美元左右,2008年11月12日,WTO召开了由19个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信贷保险机构等30人参加的会议,呼吁各国积极建设和恢复国际贸易信贷,减少因此带来的贸易障碍,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是,次贷危机的财富效应,以及由这种效应导致的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减少。关于这一点,要详尽地分析清楚,有必要将我们出口的产品分成不同的类型,一是生活必需品,或需求弹性比较小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出口不仅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减少,反而还会增加。因为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更多的人进入比较低档或只关注基本必需品的消费。从而,需求上升,我们过去在西方国家经济衰退期有过这样的经验,即西方经济越是衰退,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需求越是增加。其次是正常需要的产品。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确实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下降。在此情况下,我们的经验是,适度降低商品的价格,以获取稳定的市场。我们从对机电产品市场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种需求差异。由两幅图可以看出,尽管一般情况下的急电产品总出口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机电类必需品的需求变化比较平稳。

  从月度数据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这一特点。第四是,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出口市场的实体经济部分,即是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经济的危机或衰退。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在此情况下,我们能否应对,主要是看相互创造市场的可能性。